成语故事

睡前小故事 幼儿故事 哲理小故事 益智故事 搞笑故事 智慧故事 成语故事 幽默小故事

  • 扼臂啮指 战国时期,曾子一个人他外出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找他,曾母左等右盼不见他回来,客人急着要回去。曾母就使劲扼住自己的手臂直到疼痛难忍为止,曾子立即感到手臂痛,立即丢掉柴禾跑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母亲告诉他有客人在找他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509次 故事时间:2021-03-19 12:15:03
  • 飞将数奇 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他没有口才,不大说话除了射箭,几乎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和将士们在一起,他总喜欢和人比赛射箭。每到一处,打听得有虎,他就一定要亲自去射。在右北平(今河北省东北部地区)的时候,因为射虎,曾受了伤,但他还是把虎射死了。一天,黄昏时分,在山林中的丛草里,见有一块巨石,以为是虎,就射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443次 故事时间:2021-03-19 04:15:02
  • 妇人之仁 楚汉相争时,名将韩信曾投奔过项羽。因项羽有勇无谋,不善用人,韩信得不到重用,便背弃项羽投奔了刘邦。投奔刘邦以后,开始也未被重用,后来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才拜韩信为大将。韩信被拜为大将以后,刘邦问他:“萧丞相屡次推荐将军,将军准有妙计,请将军指教。”韩信说:“我曾在项王手下做过事,知道他的本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506次 故事时间:2021-03-19 01:15:02
  • 釜中游鱼 张纲是东汉人,为人刚直不阿。 当时的大将军梁冀贪赃枉法、残害忠良,他的妹妹是皇太后和皇后,他的亲信遍布朝廷,没有人敢得罪他。 一次朝廷任命张纲和另外7人为监察史,别人都出外去巡查。张纲说:“豺狼当道,为什么要去查问狐狸呢?”他直言上书皇上,揭露梁冀的十五条罪状。满朝百宫为之震惊,但梁冀的势力太大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447次 故事时间:2021-03-19 00:00:03
  • 负重致远 东汉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有个很有才学的侄儿,名叫庞统。那时候,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常去拜访庞德公,和庞统也成了好朋友。庞德公非常赞赏他俩的才能,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在庞德公的眼中,他俩都是当世俊杰。周瑜任南郡太守时,庞统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庞统送葬到吴郡。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490次 故事时间:2021-03-18 10:15:03
  • 方寸之地 徐庶是三国时刘备的军师。他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深得刘备的信赖。一次,徐庶识破“八门金锁阵”,大败曹操官兵。曹操将领曹仁不服输,深夜起兵去新野劫寨。徐庶早有所料,待曹仁离开樊城时就乘虚而入。结果,樊城失守。曹仁败退许昌,愧对曹操。曹操说:“刘备必有能人为他策划!”曹操探得是徐庶,便想把他骗到许昌留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489次 故事时间:2021-03-18 03:00:03
  • 发蒙振落 西汉时,掌管封舜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有个名叫董仲舒的读书人向武帝提出建议,将诸子百家的学说作为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来,武帝采纳这个建议,到处表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461次 故事时间:2021-03-17 07:00:03
  • 发奸擿伏 汉宣帝时,有个执法不避权贵的官员,名叫赵广汉。他在任颖川太守期间,曾经秉公办案,诛杀许多残害百姓的豪强。后来调到都城长安任京兆尹,经常亲自办案,捉拿坏人。在办案中,他仔细分析案情,寻找线索,并到现场勘察。有时发现可疑情况,亲自出马,制止尚未发生的案件,往往当场抓住案犯。有个名叫苏回的人,在宫中当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576次 故事时间:2021-03-17 02:00:03
  • 风风雨雨 张可久是元朝庆元人。一生仕途不得志。他善写散曲,曲多歌咏山水,风格清新秀丽。例如他这样描写鉴湖(在浙江绍兴,也叫镜湖、贺家湖等)的风光(译文): 每听到画鼓阵阵、紫萧悠扬,我就会想起家乡鉴湖的春天来:四五月间,镜湖上的龙舟比赛你争我夺,游人们则悠闲的喝着酒划着船,好像整个越王城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436次 故事时间:2021-03-16 22:00:03
  • 过门不入 上古时代,曾出现过一次大洪水,长达20多年,受灾面积很大。当时正是舜当政期间,他派(治水未遂而被尧处死的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训,采用疏通的方法,依地形规划水道,引洪水入河、入海,终于平定了洪水。然而治水过程中还有几段插曲: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涂山(今浙江绍兴县西 ...
    故事专栏:儿童故事 故事频道:成语故事 故事阅读:500次 故事时间:2021-03-16 16:15:03

亲爱的,把 成语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