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故事

关注狸猫故事公众号
关注狸猫故事公众号
登录
User Image 账号
我的信息 设置 帮助 退出
  • 首 页
  • 儿童故事

    睡前小故事

    幼儿故事

    哲理小故事

    益智故事

    搞笑故事

    智慧故事

    成语故事

    幽默小故事

  • 童话故事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童话故事

    英语故事

  •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鬼怪故事

    现代故事

    传奇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短篇鬼故事

    故事大全

  • 绘本故事
  •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外国历史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

    抗日战争故事

    古代历史故事

    历代名女名妓

    历代皇帝后宫

  •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

    希腊神话

    北欧神话

    印度神话

    埃及神话

    罗马神话

    印第安神话

    神话故事

  • 简笔画
  • 情感故事

    爱情故事

    亲情故事

    校园故事

    感人小故事

    友情故事

  • 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

    拉封丹寓言

    莱辛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寓言故事大全

  • 全部分类

    故事排行榜

    儿童故事榜

    童话故事榜

    民间故事榜

    历史故事榜

    神话故事榜

    情感故事榜

    寓言故事榜

    有声故事

    故事大全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故事网站的支持与陪伴!为了让您拥有更流畅、愉快的阅读体验!从现在开始,您可以选择登录网站,享受一段时间的免广告服务。
看绘本来绘本宝小程序,登陆即赠送¥60元月卡会员,扫描屏幕右侧二维码领取!
位置导航:首页 > 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 > 故事正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狸猫故事 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中国古代间谍武器四大发明

栏目:历史故事 频道:中国历史故事 阅读:690次 时间:2022-10-07 13:40:02 字体大小 A- 18 A+

  中国现代特务武器四大发明
  
  文 倪方六
  
  中国现代,除了有“四大发明”,中国人发明的东西多了去了,比如在特务工具上的发明。
  
  西方学者认为,特务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名叫娣莱拉的菲利斯女人。事实上,中国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末,就出现了特务,她的名字叫伊尹。
  
  特务出现这么早,搜集情报的特务工具自然不会落后,其中有四种为国际情报界人士瞩目,可谓特务史上“四大发明”。
  
  最原始的窃听器:听瓮
  
  窃听是特务搜集情报最古老的手段,也是现代特务必学课程。中国人早就发明了人类最早的“窃听器”——听瓮。
  
  听瓮,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侦测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周边的动静。如果需要,可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Ⅱ向,这叫“罂听”。
  
  为了削减听的失误,常会培训盲人来执行义务。盲人的听力往往超强,据说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听瓮在隧道攻城战中最有奇效。清末曾国荃率湘军攻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时,城内太平军便于城墙下埋设听瓮,侦察城外湘军的动静,以致湘军一时无法得逞。但最终,天京依然让善挖地道的湘军攻破了,这不是听瓮出错,而是听瓮的人出了问题。
  
  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式有详细的说明。之后,听瓮得到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
  
  唐代出现了葫芦形状的枕头窃听器,歇息时将之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在宋代还出现了多功能窃听器“矢服”。沈括的《梦溪笔谈·器用》中记录了这种窃听器。
  
  矢服,就是盛装箭(矢)的器具,用牛皮来制作。将矢服掏空,吹足气,夜间枕在头下,几里以内人马声都能监听到。这是利用空腔接纳声音的原理发明的。
  
  此外,民间常用的窃听器另有“听管”,“隔墙有耳”就这么来的。
  
  最难破解的密码:反切码
  
  现代特务已离不开密码,中国人也是世界上使用密码最早的。
  
  “阴符”,可算是最早的军事密码。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阴符依长短不同,代表响应的情报。上面没有文字,即便敌人缴获,也无法破译。
  
  与阴符配合使用的另有“阴书”,就是将一份完整的情报,写在三枚竹简上,辨别送出。在此底子上,古人之后又发明了代号、暗号、字验等特务手段。
  
  其中的字验,已与现代密码原理十分接近,不同的是,它以汉字代替阿拉伯数字。据《武经总要·前集》记录,宋朝时官方便将常用的40个军事短语,辨别用40个字来代替,然后编出一首40个字的诗,作为“密码本”。
  
  到十六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密码——反切码。其原理与现代密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却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它是使用汉字的“反切”注音方式来进行编码的,其发明人是闻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专门编了两首“诗歌”:“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春花香,秋山开,高朋欢歌须金杯,孤灯灿烂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前一首诗歌的前15个字作为声母,依次编号为1-15;后一首诗歌的36字为韵母,按顺序编号为1-36;然后再将事先字音的八种声调,也按顺序编号为1-8,就编写出了完整的“反切码”系统。
  
  根据东汉时期发明的反切注音法,如果密码的编码是“5-25-2”,5是声母“低”字,25是韵母“西”字,2是声调的二声。据此,“5-25-2”就可以读为“敌”字。戚继光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八音字义便览》,作为练习情报人员的专门教材。
  
  最遍及使用的密写术:明矾水
  
  因为中国自古多战事,时分时合,所以中国现代的情报研究工作,一向走在世界的前列。无论是阴符、阴书,依然字验、反切码,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为此,古人又发明了“密写术”。
  
  密写术是借助特殊墨水,达到写字看不出的目的。古人使用的这种特殊墨水,并非什么高科技,而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明矾水。明矾水写出的字,晾干后在纸上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浸入水中,字迹顿现。
  
  明矾水这一化学特性的发现,现在看来算是小儿科,但在中国现代,这一发现依然相当了不起的。
  
  《金史·宣宗本纪》记录,金宣宗贞佑四年(1216年),蒙古大军围攻太原城,太原宣抚使乌古论礼便“遣人间道赍矾书至京师告急”。乌古论礼派特务带着明矾水写的密信,从秘密小道到京师告急求援。
  
  而康熙年间的“矾书案”,则是被废太子胤初的明矾水密信引起的。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春,康熙亲征准噶尔。得到新闻的胤初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翻盘。
  
  他用重金买通了常为妻子(福晋)看病的医生贺孟頫,让贺带着明矾水密信出宫。没想密信竟让辅国公阿布兰截获,胤礽规复自己皇太子地位的打算失败。
  
  除了明矾水,古人还用米汤来写密件。
  
  最简朴的“无人机”:纸鸢
  
  特务能搞到情报是本事,如何将情报传递出去也是功夫。邮驿、烽烟台都可以传递情报,但这并不满足所有特务运动。
  
  为此,古人想了许多法子,明人何守法的《投笔肤谈》就有“封鸽代谍”的记录,利用鸽子(dove)来传递情报。但鸽子要驯养,一般特务也用不了。于是,古人用纸鸢作为传递情报的工具。
  
  纸鸢就是风筝,相当于最原始的无人机。此前,古人曾设计出“木鹊”,这也许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墨子·鲁问》载:“公输子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能连续飞行72小时,这是现代高科技无人侦察机也无法做到的。可惜,这种技能早已失传。
  
  纸鸢的发明距今有2000多年了,发明人是西汉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韩信是怎么想到发明纸鸢的?原来事先列侯陈豨造汉高祖刘邦的反,韩信与陈豨勾搭,制作纸鸢作为里应外合的信号。这也是最早用纸鸢来传递情报的实例。
  
  纸鸢一经发明,便在军事、特务运动中得到遍及的应用。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中,被叛军侯景围困在都城建邺(今南京)台城内的梁太子萧纲,便是用纸鸢传递情报,搬来救兵的。
  
  纸鸢可以飞得老高,即便被敌方发现,也奈何不了。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谋反,围攻临洺城。守将张伾遂放纸鸢与朝廷援军取得了联系。
  
  事先田悦也发现了飘过营房上空的纸鸢,也知道是城内传递军情,赶紧找来“善射者”,但纸鸢飞得“高百余丈”,根本无法射落。
  
  (摘自《羊城晚报》)

上一篇《金家“缘故人”:特别的朝鲜贵宾》故事精选

金家“缘故人”:特别的朝鲜贵宾文/易萱有这样一群中国人,他们在国内过着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可只要一入境朝鲜,就摇身一变,有专机、专车、专人服 ..

下一篇《古代的临时工》故事精选

古代的临时工文/张鸣古代没有警察,类似警察的工作,由衙役们来做。各地的三班衙役中,有一班名曰捕班,又称捕快,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在那时 ..
77 345 0
上一篇故事 随机读一篇故事 下一篇故事

猜你喜欢故事

  • 1金家“缘故人”:特别的朝鲜贵宾
  • 2共和国四代女飞行员风采录
  • 3曹操为何让三个亲生女儿共侍一夫
  • 4岳飞死于精神洁癖
  • 5中国古代“断错案”如何“追责”
  • 6古代如何抗震救灾
  • 7蒋介石三次力图收回香港为什么失败
  • 8军统与汪伪在上海的金融血战
  • 9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失宠内幕
  • 10蒋介石为何与妻侄打“越洋官司”

中国历史故事阅读排行榜

  • 1 中南海的平民时代 阅读: 8846次
  • 2 草船借箭的故事——三国演义 阅读: 4390次
  • 3 三顾茅庐的故事,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 阅读: 3406次
  • 4 花狸猫故事,狸猫换太子。狸猫是什么猫? 阅读: 2888次
  • 5 水浒传的小故事 阅读: 2324次
  • 6 古代女子遭受的五种残酷"宫刑" 阅读: 1970次
  • 7 善心无价 阅读: 1932次
  • 8 香港驻军风波始末 阅读: 1865次
  • 9 曹操为何让三个亲生女儿共侍一夫 阅读: 1826次
  • 10 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一部黄色小说 阅读: 1769次

最新故事推荐

故事排行榜
  • [故事大全] 希腊神话30篇完整版 2025-06-02 周一
  • [故事大全] 希腊神话热门15篇 2025-06-02 周一
  • [故事大全] 希腊神话600字锦集 2025-06-02 周一
  • [故事大全] 爱情故事100个 2025-06-02 周一
  • [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全文九个 2025-06-02 周一
  • [故事大全] 格林童话十个内容 2025-06-02 周一
  • [故事大全] 安徒生童话短篇五个 2025-06-02 周一
  • [故事大全] 益智故事完整版1300字 2025-06-02 周一
  • [故事大全] 罗马神话五个免费 2025-06-02 周一
  • [故事大全] 历代名女名妓七篇推荐 2025-06-01 周日

推荐故事频道

故事大全 去逛逛
故事大全 去逛逛
故事大全 去逛逛

本网站名称: 狸猫故事网 内容来源网络或由网友投稿提供,如有侵权请迅速联系本站,本站在核实后立刻作出处理!

Copyright © 2019-2024 深圳语言跳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255076号-1

关于我们   有声故事   版权声明   故事大全   绘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