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最后排的男生
1米小夏转学到四中,是个夏天。
跟在班主任身后,一进屋,米小夏只觉得满世界都是亮晶晶的眼睛,她的脸,不由得红了。
老师在黑板上写她的名字,斗大的三个字:米小夏。一回头,教室最后排的角落里,一声哧笑:秋天才收稻谷呢,还不如叫米小秋。
一班同学哗地笑开来。
班主任疾言厉色地将粉笔头丢出去:“章严,几天没叫家长你又难受了?”
米小夏红涨着一张脸坐到座位上。章严,她恨死了这个取笑自己的人。
2夏天的傍晚,她独自走在长长的巷子里,突然被人拦住了。
两个长头发的“非主流”男生,斜着眼立在那里:
“你就是米小夏?”
米小夏翻翻眼睛,不理他们继续走,其中一个男生竟然扯住了她的书包带子:“为什么考试的时候不让哥们儿抄一下,你狂什么啊?”
米小夏这才想起来,会考时眼前这个男生,曾坐在自己前面。
她憋红了脸还是不理,扭来扭去地和那个男生争夺自己的书包,正不可开交间,一声不高的断喝在身后响起来:“你们干吗,放开她的书包!”
米小夏回头,章严一只腿跨在脚踏车上,一只腿杵在地上,正威严地看着那两个男生。
两个男生一愣,米小夏趁机抢过自己的书包,一溜烟跑掉了。
她不知道章严怎样解决了他们之间的事情。再后来,邻班的那些男生再也没有找过她的麻烦。但是,她从他们班门前走过,总会听到他们哄地一下子笑开去,其中,有人还喊了章严的名字。
米小夏有点奇怪,但甩甩短发就走开了。同桌姚小红问她:“章严说你是他的女朋友,真的吗?”
米小夏简直要气疯了:“你胡说什么?”
姚小红扁扁嘴:“我听邻班他们说的,据说是章严亲自宣称的。”
米小夏瞬间想起那些起哄声,她哭着去找班主任。
真的是章严在造谣。虽然他解释是他出于好心不想让其他男生再来骚扰米小夏,但是米小夏还是更恨他了。
3米小夏再也没有搭理过章严。
毕业的前一个月,章严突然又做了件石破天惊的事。
一天,班主任正在给米小夏她们上课,突然,一辆黑色的城市猎人停在了校门口。一个儒雅的老男人在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米小夏她们班级里。
班主任被校长叫出去,耳语片刻,又踅身回来。
一进门,她就叫起了章严,让他到讲台前面去,接受大家的鼓掌。
同学们这才知道,原来章严和他老爸泡澡时,捡到了一部手机,价值两万多块,他们把手机交给澡堂老板就回家了。
失主万分感谢地追到章严家里去,拿出钱来给他们父子,被坚决地拒绝了。没办法,人家又追到学校来,手机事小,那些客户对失主来说太重要了,他坚决要求学校给章严隆重的表扬。
米小夏看出班主任有点无所适从,人人都习惯了章严是个坏学生,他竟然拾巨金而不昧。班主任说过几句干巴巴的表扬话后,坚持让章严自己说说感想。一向吊儿郎当的章严,在讲台前红着一张脸,身子扭成麻花糖一样转来转去,吭哧吭哧半晌,他突然憋出一句:“老师,我要上厕所。”
一班的人哈哈大笑,米小夏也乐得眼里冒出了泪花。
毕业考试之前,班上流行同学录,米小夏给同学们写祝福写到手软,一本新的同学录又送到了面前,一抬眼,却见章严正腼腆地站在那里。他低低地说道:“我可能不上大学了,所以,请你一定多给我写几句话。”
米小夏想了好久,最终在章严的同学录上写了一行字:我觉得你是一块埋在土里的金子,好好加油哦。
章严看到这句话,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瞬间闪出稻子下水的青光,明澄澄的亮。他露出洁白的牙齿,笑一笑,说:“谢谢你,米小夏。”
4高考后,米小夏意外接到了章严的电话,约她出来吃冷饮。
一起吃完冷饮后,米小夏和章严骑着脚踏车在夏日的晚风中徐徐而行。一路上,章严不说话,也不怎么看米小夏,只是低着头慢慢傍在她身边骑着。快到她家门口,章严忽然从挎包里掏出两张碟片来:宫崎峻的《龙猫》和《魔女宅急便》。米小夏赫然想起,自己曾经在一篇作文中写过自己最喜欢宫崎峻的动漫,她一时有点感动,笑着接过来,大声说谢谢。
章严勾了头红了脸,吭哧半天说出一句话:“其实我觉得我和动漫里的那些男生有点像啊。米小夏,当初对你的恶作剧,别介意啊。”
米小夏忘记了自己是怎样答复章严的,她只记得,那天西边的残阳红得好像火焰,而那个骑着脚踏车迅速跑掉的男孩子,白衬衣好像鼓起的帆,在夏末的栀子花丛中,闪了两闪就不见了。
5从此,米小夏再也没有见过章严。
大一的暑假,姚小红组织一班同学聚会,米小夏去了,转来转去看了半天,却没有章严的影子。
姚小红咕哝道:“死章严,说好了一定要来,偏偏又失约了。”
那天,米小夏在聚会上多喝了两杯啤酒,白皙的脸上飞起了一朵红云。她笑着和同学们告辞,走到巷子口的时候,一抬眼,忽然看见西边的流云又火焰一样燃烧在那里,巷子口的栀子花丛开得还是那么热烈,一切都没有改变,除了那个穿白衣的少年。

第2篇、纸片的价值
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在地上,让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也许是由于惊慌,他一时回答不上来,后来他顿了顿神说:“扔到地上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就是它的命运。”?
教授对他的回答不太满意。他当着大家的面在那张纸上踩了几脚,纸上印上了教授的脚印,然后又让他回答同样的问题。?
“真的变成废纸了,还有什么用呢?”他说。
教授没有出声,捡起那张废纸一下子撕成两半,然后让他接着回答。他红着脸说:“这下纯粹变成了废纸一张。”?
教授不动声色,捡起撕成两半的纸,很快在上面画了一匹奔跑的马。他刚才踩过的脚印恰到好处地变成了骏马蹄下的原野,让人充满遐想。?
教授举起画说:“现在请你回答,这张纸的命运。”?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干脆利落地回答道:“您让一张废纸赋予希望,一下子有了价值。”教授脸上稍微露出了一丝笑容,很快他掏出打火机点燃了那张画,一眨眼工夫,画变成了灰烬。?
最后教授说:“大家都看到了吧,起初一张并不起眼的纸片,我们以消极的态度看待它,使原本没有吸引力的纸片一文不值。我们让它遭受更多的厄运,纸片的价值就更小了。如果我们放弃希望让它彻底毁灭,很显然,纸片不可能有什么美感和价值。但是如果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它,在上面画一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的东西,纸片的命运立刻起死回生,价值陡增。可见人的心态有多重要!”?
那一学期,他改变了以前的颓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还获得了奖学金,他再也不是一个留校察看的差生了。
选自《快乐阅读》格永泉/荐
第3篇、用脚高考圆了大学梦

2005年高考,湖北荆门有一名考生用脚答题,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然而,因为他失去了双臂,没有被大学录取。直到新生入学半个月后,经湖北省省长的关心,他才终于走进了大学的校园。这名18岁的无臂少年名叫程小瑞,是今年湖北大学录取的最后一名统招生,有人称他是我国高考历史上“用脚参考第一人”。
无臂少年的艰难求学路
程小瑞家住湖北省荆门市沈集镇。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天下午,程小瑞放学回家,在经过一个设在路边的配电室时,他和几个年幼无知的孩子看到电线杆上挂着一个庞然大物,很像硕大的“螃蟹”。出于好奇,他和伙伴们走了进去,争着向上攀登,程小瑞抢在前面。没想到刚靠近电线杆,他就被露天变压器强大的高压电流击倒,两条胳膊被烧得焦烂,手掌被电击出两个窟窿。邻居们发现后,立即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为了保住生命,程小瑞的双手必须尽快锯掉。当他醒来时,双手已经永远地离他而去。
年仅9岁的程小瑞不幸失去了双臂,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是一名少年无法承受的致命打击,是一颗稚嫩的心灵难以面对的残酷现实。看到病房里的小朋友高兴时的手舞足蹈,他感到自己没有希望了。好几次,他哭着问医生:“没有双手,活着还有用吗?”父亲抱着儿子说:“别着急,有办法,有办法的……”程小瑞痴痴地瞪大了双眼:“妈妈,有什么办法吗?”母亲忍着泪说:“瑞儿,你没有了双手,但你还有双脚呀,这就是你的希望啊!”
说着,母亲买来纸笔,把纸铺在病床上,把笔插在程小瑞的脚趾间,教儿子用脚写字。虽然程小瑞失去了双臂,但大脑是健全的,还是像过去一样聪明伶俐。母亲不忍心将残疾的不幸重叠在孩子的心灵上。但是,没有手臂又如何写字学习?
刚开始,母亲试着让程小瑞用嘴衔笔写字。尽管铅笔很短,牙齿还是难以控制笔杆,字写得歪歪斜斜不成形。写不了一会儿,程小瑞就脖子酸痛,头昏脑胀,眼花目眩,口水顺着笔杆淌到了纸上。
母亲又找来布条,将铅笔牢牢地绑在程小瑞的脚趾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程小瑞终于可以将简单的一横一竖聚拢到十字方格内。三个月后出院时,程小瑞已能比较熟练地用脚写字了。
从此,9岁的程小瑞开始了艰辛而顽强的求学之路。休学两个月间,伤残尚未痊愈,他就苦学苦练,基本上可以用双脚替代双手翻书、写字、吃饭、刷牙、梳头,生活也开始学着自理了。
不久,程小瑞就向父母嚷着要上学。为让程小瑞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母亲跑了整整一个星期,校长不相信一个无臂的孩子还能够读书,借故推辞。母亲陪尽了笑脸,道尽了好话,学校才重新接纳他去上学。此后每天早上,母亲6点钟便起床,为程小瑞穿衣、洗漱、喂饭。程小瑞上学要走五六里崎岖的山路,母亲担心他摔倒了起不来,就常常陪着去学校,并把班里的炉火烧旺后才一路小跑赶回去洗衣服,做饭忙家务。
令人惊奇的是,程小瑞的学习成绩并未受影响。课堂上,他无法记笔记,就抢着回答问题。放学后,他就借同桌的笔记,坐在家里用脚抄。小学时期的那段非常岁月,他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百般呵护下度过的:看到他脸上有鼻涕,同学们主动帮他擦掉;上厕所时,伙伴们帮他解裤子;放学回家时,同桌会主动帮他背书包。重返课堂,让程小瑞倍感大家庭的温馨,集体的温暖和师生的期望,无疑给程小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从那时起,他就暗自下决心不能辜负好心人的一片真情。程小瑞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全茅,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沈集第二初级中学录取。
2002年,程小瑞又以58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沙洋中学。学校离家太远,程小瑞住读遇到了许多困难。在长期艰难的求学过程中,他的独立生活能力锻炼得越来越强,基本上实现了生活自理。用脚吃饭,用脚梳头,用脚敲电脑,用脚跟朋友们下象棋。在沙洋中学这所具有优良传统和严谨学风的校园里,程小瑞如鱼得水,学校特别为他专门配制了桌腿锯短的特制课桌,安排品学兼优的同学和他同桌,冬天看到他的脚冻伤时,同学们主动为他暖脚。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时,正遇上雨雪交加的冬天。由于用脚写字不能穿袜子,答题不到半个小时,程小瑞的脚就冻得红肿,在场的监考老师无不向他投来惊奇的目光。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他仍然排在班内前10名。在沙洋中学,程小瑞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3年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师生们被他的精神完全感动了,学校不仅为他制作了专用课桌,还免去了他的全部学费。
父母陪读写满爱的奉献
尽管程小瑞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但还是不能离开家人的照顾。在程小瑞的求学路上,他的父母亲为陪他读书而演绎出了许多悲壮的爱心故事。
为了让儿子读好书,母亲四处寻找工作。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当保姆的差事,可事又不凑巧,那个老板在生意上被别人骗了,从此债台高筑,捉襟见肘,自己生活也十分艰难,继续雇请母亲缘于对她的同情和帮助。为了减轻这家人的负担,母亲主动辞职了。
听说有家烤鸭店招收服务员,母亲又急忙赶去应招。可是,人家需要体健貌美的年轻女子。母亲苦苦哀求经理说:“我在后台洗洗盘子总可以吧?”经理勉强同意了。冬天,她的双手成天浸泡在水中,冻得又红又肿。整天忙到晚,在店里已累得直不起腰了,回去还要照料儿子的生活起居。在过度的劳累中,母亲几次晕倒在后台。这时程小瑞也病倒了,躺在病床上打吊针,母亲又挂念起儿子。
后来,母亲离开烤鸭店,就近在一家木器家具厂干上油漆工。打磨以及三四遍的油漆、上光工序,全由她一人完成。母亲干完活累得腰酸腿痛,回到屋里时又感到周身乏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现油漆过敏反应。幸亏程小瑞连夜请来大夫救治,母亲才转危为安。
程小瑞读初中时,他父亲找到当地有关部门,请求将母亲安排到学校食堂当勤杂工,借以照顾程小瑞的饮食起居。上学离家远了,但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依旧,社会各界的关照依旧。沈集镇分管教育的镇长闻其事迹,专门到学校召开有关会议,将母亲安排到了学校食堂当勤杂工,照料程小瑞的饮食起居。初中毕业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刻苦勤读的程小瑞以优异的成绩被沙洋中学录取。
当时,程小瑞又接到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是上中专尽快就业,还是读高中争取考大学?程小瑞难以选择。“你的成绩好,应该读高中,争取考大学。”母亲坚定地说。
2002年,程小瑞到沙洋中学读高中,他的父母亲就到学校门口租了个小门面,开了一家小吃店,继续陪读。这样,不仅可以随时照看儿子,还可以挣一点钱,供女儿上学。师生们竞相前去照顾生意,学校也年年减免他的学杂费……母亲鼓励儿子说:“社会帮了我们,这是幸运的,但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只是‘等靠要’,那么,你可能就不会有多大的进步,没有现在这个样。”
今年高考3天,没有双臂的程小瑞用笨拙的右脚填写了一份份高考答卷,几门功课只有两门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题目。尽管如此,高考成绩揭晓时,程小瑞考了577分。8月2日,湖北省招生办公室公布了高考录取分数线,程小瑞高出第一批录取分数线22分。他母亲哭了,程小瑞也哭了。这是一个多么不容易的分数啊!
暑假期间,程小瑞在沙洋中学校门口父母开的小吃店里照看生意,空荡荡的双袖遮掩不住坚毅的神情,他平静地说,577分的高考成绩虽然超过了全省理工类第一批分数线22分,但是不值得惊喜,因为只要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他都无怨无悔。
程小瑞时常告诫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并不是过错,而是一种财富,我虽然失去了双臂,但知识给予我力量,我能与正常的同龄人坐在一间教室里,这是我莫大的幸福,还有什么理由不发奋读书呢?”这也是他鞭策自己不断努力的动力。在程小瑞的记忆里,穿袜子的岁月属于9岁以前,为了写字方便,他常年累月都是光着脚。为了让脚充分发挥出手的功能,压腿、锻炼脚劲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你很难相信那流畅工整的钢笔字是他用脚写出来的,其中历经了多少泪水和汗水,别人是无法知晓的。有一次下大雪,正逢期末考试,因为鞋底掉了,程小瑞走进考场时双脚红肿,监考老师劝他说:“你是特殊学生,换了鞋再考,迟一点没关系。”但他还是忍着脚趾如刀刺般的疼痛,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在社会及家庭的共同呵护下,正是这种不懈的自强精神支撑着程小瑞走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求学之路。
母亲得知儿子超过了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坚定地表示,如果有学校录取,她要咬紧牙关把程小瑞上大学的学费凑齐。她想在大学附近租一个门面,继续开小吃店,维持程小瑞的生活费以及女儿的教育费。在程小瑞创造生命奇迹的背后,人们也为他善良的父母亲而感动。
无臂少年考上大学的消息传出后,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各级传媒纷纷报道这一“奇迹”。程小瑞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然而,程小瑞心里也充满了焦虑。他的担心并非多余,因为像他这样失去了双臂的残疾人,即使考分过了线也不一定会被录取。
省长关怀圆了少年大学梦
今年8月15日开始,程小瑞每天到学校收发室跑几趟,看有没有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可是,他每天都是带着期望而来,又一脸沮丧地回去。第二批,甚至第三批录取通知书都发下来了,惟独程小瑞没有收到他渴望了十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9月初,全国高考录取工作基本结束。这意味着不仅第一批高等院校,就连专科学校也不愿意录取这名无臂考生!苦心追求的大学梦,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就这样无辜地被宣判了“死刑”吗?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程小瑞跟随着父母亲,携带有关材料,到荆门和武汉找了几家报社。然而,几天过去了,媒体的呼吁尚无回应。
江城武汉的8月,骄阳似火。母亲怀揣程小瑞的成绩单和“三好学生”、“优秀少年”、“模范班干部”、“学雷锋标兵”等荣誉证件,腰里挎着一个军用水壶,背上背着馒头咸菜,往返于武汉与沙洋之间,踏破了省市教委、招办、残联和高校领导办公室的门坎,仅来回的路费就花去了1000多元。在省残联,尽管领导表示尽力协助,但对能否成功没有多大的把握。
情急之下,程小瑞向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发了一封“急救信”。在信中,他心雨如注:“九岁时,一场无情的灾难夺去了我的双臂,但我并未因此而失去生存的勇气。凭着童真的心灵,我奋发图强念完了小学;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的信念,支持我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两个月前,我满怀热情参加高考,577分的成绩让我更加信心十足,梦想着自己终于可以把握时机,一展宏图。然而,随后的日子并不让我好过。看到许多分数不比我高的同学都已经走进了大学,我心急如焚。无奈之下,我与父母双亲多次来到武汉奔走于各个高校,恳求他们能给我一些帮助。然而,几多努力只是换来几多失望,一次次无功而返已让我濒临绝望……”
省长看到程小瑞的来信后,迅速作出批示,并转交给湖北省教育厅,要求紧急处理,决不能耽误了这名特殊考生的前途。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迅速同湖北省属重点大学湖北大学取得联系。校长吴传喜表示,虽然程小瑞在志愿中没有报考湖北大学,但他是一名残疾人,理应得到社会的关照。程小瑞的事迹感动了校领导。吴校长指令校办、学生处和招生办迅速解决程小瑞的入学问题。9月12日,程小瑞终于拿到他渴盼了十年的大学入学通知书。在考虑程小瑞的兴趣爱好后,湖北大学把他补录到该校名牌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就读。
虽然程小瑞以高分考取了大学,多年来付出的心血总算有了收获。但对这个贫寒的家庭来说,数千元的高额学费,简直是个不小的天文数字。母亲变卖所有家产,加上东挪西借,程小瑞才勉强入学。
让无臂的儿子远去武汉上学,母亲怎么也放心不下。十几年来,程小瑞的衣食住行,哪一点都离不开母亲的呵护。母亲十分清楚,离开自己的帮助,程小瑞的学习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她毅然背井离乡,来到武汉继续做生意,在学校陪读直到儿子大学毕业。
9月15日,大学新生们已经上课半月了,程小瑞才匆匆赶到湖北大学报名。填完表格,交毕学杂费后,他找到校宿舍管理科负责人,要求到校外租房居住,经过学校有关部门批准,“破例”允许他免交住宿费。
程小瑞的父亲和母亲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又开起了小吃店。母亲说,就算是吃咸菜和馒头,一个月也得开销好几百元,实在是难以为继。但是,做父母的绝不会让儿女辍学。程小瑞清楚自己的处境,残疾人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人生没有停顿符号。程小瑞壮心不已,决心大学毕业后还要向MBA(工商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进军。无臂少年终于圆了大学梦。程小瑞在父母亲的悉心搀扶下,又开始向新的目标奋进。
第4篇、高考前夕,我为足球狂

我18岁那年,1986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墨西哥进行。比赛时间在六月初到七月初。
可这一个月,就是高考前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
看,还是不看呢?
父亲在世界杯开幕那天,跟我郑重谈了一次。
他说:知道你很想看世界杯。我也相信看几场球不会影响你的高考,甚至觉得到这个时候,该下的工夫已经下足了,没必要整天想着高考,搞得心理压力过大,看看球,调解一下,说不定会有更好的状态。所以,你自己安排起居和学习时间。你已经18岁了。可以为自己负责了。万一你高考不理想,也不要后悔,更不要跟看世界杯联系上。大不了重考一次。
当时,我觉得我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
我表示看球绝对不会影响高考复习,并和父亲一起选了一些小组赛,等进入淘汰赛阶段再选择自己想看的重要对阵。
一场1/4决赛中,马拉多纳,一个影响我终生的人,用一种震惊世界的方式出现。在他连过五人踢进那个球的时刻,爷爷和父亲完全忘记了邻居们都在凌晨的睡梦中,他们爆发出了我从没听到过的吓人的持续的呼喊,把母亲和妹妹都吵醒了,以为家里闯进窃贼发生了激烈搏斗。
每一次熬夜看球后,父亲都帮我撒谎欺骗班主任,说晚上用功,白天起得晚一点。
我每天到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球友们绘声绘色地描述比赛。后来回想。这也许是我阴差错的“体育解说前传”吧。
7月初,世界杯决赛了,高考随后就到。
7月5日,高三全年级考前动员。300多学生和几十名老师集合在学校最大的阶梯教室,黑压压一片。大黑板上。红色楷书大号的粉笔字写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气氛之肃杀,令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校长的考前动员已经开始,我迟到了,却又无处躲藏、只能硬着头皮走进去。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过来。我迅速向最后一排走去,那有死党们提前留好的位置,他们都在那里等我带来的“早间体育新闻”之《世界杯快报》。弟兄们的目光如同接应突围的救援火力一样,一个个满眼的企盼和兴奋。
“快说快说,谁赢了?谁是冠军?”声音小得根本不是听见的,是看口唇动作看见的。
“阿根廷3比2胜,马拉多纳没有进球。”我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核心要点发布了。
一堆凑过来的脑袋迅速恢复了原来的正常状态和位置。
多年以后,我干起了体育解说,当年凑过来的那些脑袋知道以后都说,这一点也不奇怪。
那一年,我18岁,刻着高考和世界杯的18岁。
上一篇《历代名女名妓合集1100字》故事精选
1、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妓之死——王翠翘以情抗倭寇历代名女名妓2、唯一让袅雄曹操流泪的女人历代名女名妓3、击鼓抗金的梁红玉历代名女名妓4、红线:美女蜘蛛侠历代名女名妓5 ..
下一篇《搞笑故事全文9篇》故事精选
1、资深逗B,搞笑水平就是高!搞笑故事2、笑话故事:精神病院的骚乱搞笑故事3、学到了什么搞笑故事4、异梦求解搞笑故事5、笑话故事;租家长搞笑故事6、谁见谁笑的爆笑逗B故 ..